大龜文王國尋根 與祖靈對話

2008.08.23  中國時報
大龜文王國尋根 與祖靈對話
潘建志/屏東報導
 重返榮耀 ▲大龜文王國Ruvaniyau家族後裔,回到舊遺址以烤山豬等祭祀祖靈,台東縣達仁鄉長張金生(右2)邊禱告邊激動流淚。(潘建志攝)
 重返榮耀 ▲大龜文舊遺址有日本時代留下的紀念碑,碑上文字已被抹去,不知道是紀念誰。(潘建志攝)

 「祖靈啊!孩子回來看你們了,你們過得好嗎?」屏東縣獅子鄉舉辦「重返榮耀,探訪大龜文王國足跡」活動,帶領族人後裔、學者回到睽違六十餘年的舊部落遺址。見到祖先住過的地方,族人們都難掩激動心情,長嘯吶喊和祖靈對話。

 大龜文王國最早的文字紀錄出現在四百年前的荷蘭時代,以政治中心大龜文為名,荷、清時代有三千三百多人,最盛時期達四千多人。日本時代改名為內文。至日據末期因日人強迫部落遷移,族人流散致王國瓦解,如今只剩散落荒山的遺址,及內文村的地名供人憑弔。

 睽違一甲子 排灣後裔來祭祀

 此次重返大龜文政治中心「內文舊遺址」,先從內獅村半個小時車程到內獅頭社,再徒步走兩個半鐘頭山路才到達。遺址位於海拔八百公尺深山,現在仍可見大批傾圮石板屋及日本時期建造的分駐所、學校、神社、紀念碑等遺跡。

 抵達遺址,排灣族後裔們先至祖先們居住過的地方巡禮,找到祖靈屋,牆上有個方洞,擺上米酒、烤山豬、罐頭等進行祭祀。台東達仁鄉長張金生說,從前洞裡會放鐵片、骨頭、琉璃珠、陶蓋等物,有點類似漢人的神主桌。祭祀祖靈時,張金生悲從中來放聲大哭,呼喚著祖靈。

 兩家頭目聚會 講述家族歷史

 王國是由「羅伐尼奧」及「鳩冷」雙頭目治理,兩家族既合作又競爭,彼此的角力延續到後代。此次尋根之旅,羅家頭目代表陳新春、鳩家頭目林玉花各自率家族後裔祭祀自家的祖靈,壁壘分明。

 入夜大家群聚在舊遺址舉辦營火晚會,請兩家族後裔及學者講述家族歷史,亦穿插原住民最擅長的歌舞表演,時而高亢古調,時而呢喃細曲。在蟲鳴天籟中,營火映著蔽天古木,祖靈們彷彿也跟著節拍唱和同樂。

 歷史文化斷層嚴重 族人憂心

 獅子鄉長侯金助說,原住民的歷史文化斷層嚴重,許多耆老及遺址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凋零,舉辦尋根之旅讓族人有機會回到祖居地,踩在祖先走過的路上,串連起古今的聯繫,讓原住民以自己的歷史文化為傲。

張貼者:古茶步安同學會 於 清晨5:15 0 意見  

雙崎部落工作營

九二一災後重建沸沸揚揚一時,到今天為止,仍有不少部落困頓於重建課題中,遷村遲遲未能完成。雙崎部落是其中一個案例,其重建過程,曾經由紀錄片導演李中旺拍攝為「部落之音」,該片呈現了部落內部因世代、社群之間的衝突、缺乏信任,影響了重建發展的核心問題。

曾在該部落駐點的謝昇佑,後就讀於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班,於2008年一月策劃了雙崎部落工作營,希望能藉由部落經濟、社會、政治狀況的再次釐清,尋求部落內部整合、發展部落經濟的可能性。

該工作營計畫書及進一步資訊請見 1/26-2/1NTUBP雙崎部落工作營

張貼者:古茶步安同學會 於 下午6:45 2 意見  

「部落面對面」 原住民部落遷村筆記

[2008/7/19]原視「部落面對面」邀請了九二一重建基金會前執行長謝志誠、好茶部落代表李金龍、淡江大學建築系鄭晃二老師,針對原住民部落遷村問題,以九二一災後遷村經驗,提供八一三風災過後,面臨遷村困境的好茶部落做為參考。

身為九二一重建基金會前執行長,謝志誠經手許多遷村計畫,而鄭晃二老師則曾經受委託辦理中原口遷村計畫。以九二一經驗來看,遷村涉及的問題重重,費時三五年不足為奇,案例如瑞岩部落則已歷經九年,仍因融資成貸問題,無法辦理。目前,仍有十九個部落仍在進行遷建計畫評估,但九二一重建基金會已經在今年七月一日解散,而遷村計畫則計畫轉回行政院「安全家園重建方案」。

在九二一經驗中,遷村常見議題如下:
 銀行融資貸款問題
 工程發包問題
 土地轉移和所有權
 工程設施及規劃品質

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九二一遷村案例,政府提供了特別的補助款項,分攤了各住戶所需承擔的自備款項,即使如此,以中原口部落遷村來說,每戶仍需二十五萬融資貸款,仍是不小的負擔。更別說目前好茶部落遷村並沒有這種特殊補助,因而各家戶需要負擔的財務會更吃重。

在工程品質方面的問題,潭南部落則曾經有設計所需面積大於實際基地面積,規劃設計明顯地把關不善的狀況。

就公部門承辦單位來說,常有的問題如下:
 遷住戶土地資料遺失
 地方政府無力承辦(鄉公所)
 承辦人員對法令不熟悉導致工程解約
 遷住戶對自身權益不瞭解

謝志誠又補充,「融資貸款」部份的問題可區分為兩部份,一者是建築階段所需的「融資貸款」,接著是後半段的「抵押貸款」,然而,如果第一階段沒有順利地動工建造,也就無法進入抵押貸款的階段。

謝志誠亦就權利的觀點來看遷村住宅建設,提出了「財產權還是居住權」的不同。如果視住宅為住戶所有的「財產權」,則來自政府補助、民間支援的資源會相對地少,而需要災民自備、融資貸款作為主要的建設經費。但如果視住宅為基本的居住權益,因應緊急特殊災變,公部門應挹注更多資源,或由民間募集經費,協助災民獲得基本權利。

(個人認為,應由居住權觀點來看遷村建設,以及遷村計畫期間,安置環境的種種問題,基本居住權利的各方面需求應獲得滿足...)

謝志誠和鄭晃二都強調,未來的遷建政策不宜重複九二一模式,勉強原住民部落適應一般的建設流程和貸款遊戲規則,只會讓部落苦陷於遷村困境之中,尤其好茶村需遷村的住戶達127戶,難度較已經完成的九二一案例更高更複雜。

謝志誠建議,可參考「九二一新社區」,由政府先建後租或售,或由租轉售的模式,則或可減輕部落居民的財務壓力,並加速遷村過程。

好茶村代表李金龍則提出幾點訴求如下:
1. 災區土石疏浚工程、橋樑道路修復
2. 災民權益專案管理
3. 三年完成遷建
4. 住宅由政府出資興建(以租或售)

同時,在這次的風災中,隘寮營區的環境問題亦由嚴重的積水問題而暴露無疑。其他如房間面積過小、衛生條件差(僅有簡易的公共浴廁可使用,離住所距離不一,不利年長住民使用)、鄰近養豬戶排放氣體問題、營區公共設施不足、營區位處偏僻,行動不便的老人終日只能困守營區,在這般環境中等待遷村,其中心酸,不言可喻。好茶村民除了需要面對複雜的遷村課題,該如何尋求協助,改善目前棲身的營區環境,也是必須儘速處理的重要議題。

張貼者:古茶步安同學會 於 上午8:35 0 意見